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产区新闻
经济观察 | 扩容:用科学种植壮大“葡萄家族”
2023-11-28 17:03:00   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

宁夏农垦玉泉国际酒庄俯瞰图 

  “1978年,玉泉营农场尝试种植鲜食和酿酒葡萄,这一批葡萄幼苗翻山越岭,从河北昌黎来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,种在风吹砂石走的戈壁滩上。那时候,我们把自家的棉被、棉袄、草帘子等从土炕上抱来给葡萄苗盖上,日夜守在葡萄地里。……”11月23日,在宁夏农垦玉泉国际酒庄,一块展牌上的内容吸引了记者的目光。

  玉泉营地区,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,中国三大葡萄原产地之一。谁能想到,早在30多年前,这片葡萄满枝的土地,还是风吹砂石走。如今,包括玉泉营在内,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俨然成为酿酒葡萄枝繁叶茂的大花园。

  如今,宁夏已建立起酿酒葡萄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技术体系、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,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,集成推广浅清沟、斜上架、深施肥、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。同时,宁夏开展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,建立包含100余份核心种质的资源圃,培育杂交群体66个、筛选优系3个。

春天展藤

  “近年来,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立足产业基础,聚焦田间管理、酿造加工、信息展示、质量溯源及数字营销等,实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项目,实现产业全链条高效管理。”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技术处负责人告诉记者,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平台运营以来,系统页面访问量达2093次,采集大气温湿度、土壤盐分、水分等信息数据累计量达859万条,单个数据活跃度点击量超5020次。

  记者了解到,遍布全区近一半酒庄的微型气象站、土壤环境监测等监测站点,每隔半小时采集一次大气和土壤温湿度、风速风向、太阳辐射等基础环境数据,经算法+模型整合处理后,通过智能灌溉施肥装置进行自动化水肥调配补充。同时,相关信息上传到为产区管理部门和酒庄农户打造的APP上进行实时展示,协助人工开展田间管理。

颗颗饱满的酿酒葡萄 

  在宁夏长城天赋酒庄,智慧种植正酝酿着人们对葡萄酒新的期待。“我们是产区最早将‘智慧’植入葡萄园的酒庄之一,通过酒庄的农资数据库、气候数据库、虫害数据库,能够实现原料生产全程可追溯、病虫害防控提前预警。”长城天赋酒庄技术质检部经理助理何少华告诉记者,企业还应用了全球领先的SAP资源管理系统,可实现物料自动转序,质量指标实时监控预警,引进生产过程溯源系统设备,以自动识别技术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集成,通过产品唯一身份证标识信息,实现生产端到市场端信息可追溯。

  即将进入12月,宁夏贺兰山东麓的58.3万亩酿酒葡萄进入“休眠期”。站在山头望去,金黄干燥的葡萄藤如海洋般绵延。从曾一度照搬照抄别人的种植方式,简单移植别人的酿造技术,复制借鉴别人的开发模式,到如今现在真正把葡萄“芯片”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,宁夏把科技创新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,不断激活葡萄酒产业发展升级的内生动力。(宁夏日报记者 王瑞/文 资料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)

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57号
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宁ICP备20000752号-1
咨询电话:0951-2027775    版权所有: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     地址:银川市西夏区新小线零公里处